,作者:波旁,题图来自:AI生成
凌晨一点,王哥刚刚打开电脑,准备优化一版方案,他打开了网易云,对于后摇爱好者来说,这是干活基本操作,每一曲的起伏他都记得。
但今天,似乎有几首歌从歌单里消失了。他亲自点击到那张专辑里去看,果然又变灰了。
于是他只好打开QQ音乐,去寻求可能的碎片。如今想要完整听完自己的喜欢的歌单,在不同APP间流转,是基本的音乐难民操作。
那些曾经看起来百花齐放的音乐平台,如今似乎只剩下了不多的选择。
要不你就去短视频平台被“前妻走后”这样的音乐训练直觉
“会员体系很复杂,有的不能在电视上投屏听,有的买了会员听歌还要买专辑,买了专辑下载还要买音质,最后发现版权还在别人家。看到这些就完全懒得再研究了。”
这导致一部分人宁愿定时缅怀一番虾米,似乎也不愿意付出首月几元的价格开通哪一家的会员,因为你可能永远无法通过只对某一款应用付费听到大部分想听的歌曲,这样的消费让用户觉得终无止境。
而网易云音乐,大概也和用户一样,囿于版权限制。
那些动动手指就能听的朋友般的专辑,如今爬满了一首首灰色的不可播放暗示。
一款音乐软件,被用户听成了互联网哭墙
当网民们从刀耕火种的winplayer、某某静听,来到触手可及,人人参与的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时,听歌软件就再也回不去了。
在此之前,听歌只是一种单向行为:一首歌听了一百遍也只是歌。
而些深夜耳机的电流、被窝里裹着的感动,伴随着评论的发布,开始交互,渲染。生活里无法对亲近的人说的话,化为数据飞向了云。
每个ID都成了丰沛的情感之源。在盗版MP3与土味DJ横行的年代,这个用代码编织的音乐乌托邦,用999+评论区的深夜emo文学,喂养了整整一代人的孤独。
积蓄已久的不仅是表达, 还有共振
资深网音乐用户王哥,从上大学开始就在北京生活,刚刚毕业的他只能买得起二手Ipod Touch4,那时候大家手机还在用移动QQ,微信还没有成为主流,第一次用Touch4点开网易云的黑胶唱片界面时,他像是进入了潘多拉的魔盒——那是个独立音乐到处开张的年代,douban音乐人的冷门作品、音乐节同好的狂欢评论、滑动切歌的丝滑体验,都在颠覆他对“听歌”的认知。
在此之前,王哥从没有过这样的使用体验:
“一张黑胶碟片在等待你按动,需要切歌的话,只需要用手指一划。”
“尽管也可以安装某狗某我等别的应用,但里头的音乐风格我并不感兴趣。网易云什么歌都有,那些在音乐节上才能认识的朋友,都在评论下真实出没。”
当他点开《杀死那个石家庄人》时,999+的评论区里挤满和他一样“不合时宜”的年轻人:有人写下父亲下岗的故事,有人贴上北戴河疗养院的照片,最火的一条评论是“这首歌让我原谅了河北没有海”。
和王哥有相同体会、刚刚搭上移动互联网快车的年轻人,迅速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阵地。
2013年的网易云音乐最受欢迎歌手统计
2015年7月,网易云音乐宣布用户数突破1亿,这种精神共振也达到了巅峰。算法和审美把各种画像的人群,装进同一个“每日推荐”歌单里,这进一步增加了社交的想象。
“我们不是来听歌的,是来认亲的。”某广告公司文案林朵回忆,2016年她在某民谣歌曲评论区认识现在的丈夫,“他在给别人的回复里留下‘鼓点落下的瞬间,地铁刚好驶过’,和我当时的场景一模一样”。
数据显示,这时期的网易云日均新增乐评300万条,相当于每分钟2083次情感触达。当QQ音乐还在比拼音质时,网易云已用“评论社交”筑起了护城河。
但除了体验外,一个音乐平台的核心资源,是音乐版权。
当付费不再是通行证,用户被吸入另一个战场
2018年愚人节,网易云音乐突然上架“周杰伦热门歌曲合集”,标价400元。没人想到这个看似玩笑的“绝版营销”,会成为中国音乐平台史的标志性事件。
起因是腾讯音乐突然通知网易云音乐,不再续约周杰伦,官方用“版权到期”提醒用户,表示只有用户购买了这一合集之后,周杰伦的歌曲才不会在购买者的歌单中消失。
但上架的时间,刚刚超出了授权期。
事件最终以合集下架、全额向用户退款,和网易云音乐官方的致歉收场。留下一地受伤的歌迷。
周杰伦歌曲下架当天的用户评论(图源:网络)
于是一些人涌向了咪咕音乐,在这款被称为杰迷最后收容所的APP上,只需要点击广告收看60秒,就可以获得1小时的免费播放时长。
据说一个周杰伦,能给一家音乐平台带来15%的活跃用户
而在网易云音乐,周杰伦残缺的版权作品,让他沦为自己播放列表里的配角,像外卖里送的黑色塑料勺——尽管完全不要钱,也不免招来一些吐槽。
此后,网易云音乐在版权合作的同时,开始努力构建自己的内容生态。
据网易云音乐2022年财报,网易云音乐先后与福茂唱片、SM娱乐、时代峰峻、YG娱乐、颜社、波丽佳音等达成版权合作,牵手拥有五月天、李宗盛等头部华语内容的相信音乐。截至2022年底,网易云音乐的内容库包含1.16亿首音乐曲目,包括来自知名厂牌及原创音乐人的音乐。2022年,平台原创音乐人数量超61.1万。
但除了周杰伦,还有陈奕迅、Taylor Swift、BTS等超级IP的部分曲目的播放缺失,以及外部竞争带来的封锁感体验,都在影响用户体验。
被封堵了播放按钮后,深夜的轻叹变成了方形的链接
“其实听歌来说,也有头部效应,举个例子,你买下了市场上99%的版权,但是就差那1%,但恰恰是那1%的头部歌曲,覆盖了多数人的点击。”来自西安的rapper如茈从初中开始听歌,如今的她自己也开始创作和发布音乐,对“头部”这个词,如茈有自己理解,“好比你的作品好于95%的发布者也没用,大部分流量永远是给那5%的创作者的。”
无论是版权之战,还是生态封闭或开放之争,在互联网上已经是见怪不怪,真正勒紧平台音乐脖子的,是短视频崛起带来的时长挤占,和注意力争夺。
海量的创作者,免费的观看体验,更多元的文化分层,短视频带着数倍的信息量横刀杀出,十年前的一个个热评用户变成鲜活具体的人,出现在了手机上下划动的悬停里。
“现在做音乐得拍短视频。”2019年在北京的酒吧,如茈听到邻桌人聊天。
“后来发现,越来越多的同行,都在练习拍短视频。总要先混个脸熟是吧?”看着身边的朋友,把自己的副曲剪成15秒视频,配上两句口水词,点赞就能轻松过千,她才感知到玩法已经变了——算法推给你的不再是知音,而是流量猎手。
“音乐同样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话题,只有emo,也走不起来。”
2022年,抖音上线汽水音乐APP,高热歌曲的短视频下方同步上线导流入口。
数据印证着这场权力转移:据《2024汽水音乐&抖音看见音乐计划白皮书》披露,当年抖音共助推19732首歌曲破圈,其中50首全网年播放量破亿。2024年抖音TOP1000热歌中,86%从平台冷启动爆火,《乌梅子酱》《可能》等“抖音制造”攻陷各大榜单。当只有两句话的音乐切片成为新行业标准,那些需要3分钟铺垫情绪的作品,正在沦为算法世界的“无效时长”。
音乐平台和核心资源,仍是音乐版权,但版权从哪里来,玩法似乎变了。当短视频神曲攻陷排行榜单,曾经因“网抑云”出圈的用户们,正在经历一场流离失所的数字逃荒。
“成熟期失语症”,不光是APP的
2024年3月21日,歌手李荣浩微博置顶的质问截图掀起巨浪。粉丝购买其新专辑附赠的NFC音乐卡片——标榜“触碰即听”的黑科技产品,扫描后竟跳转到其他歌手页面。
面对用户对内幕或者技术流程的质疑,网易云音乐回应称事故因机房交换机故障导致,已修复问题并向受影响用户赠送7天黑胶VIP。
上一个话题热度还没有散去,新的话题又开始发酵:
4月11日,官方提示用户,鸿蒙版本的“平替版”并非来自官方。
本意是防止用户用到山寨仿冒APP威胁隐私安全,然而评论区离的一些用户,却难以接受这样的提醒。
大家都在反问,为什么还没适配鸿蒙。
这款快要步入第十三年的软件,似乎患上了自己的“中年失语症”——释放的善意和努力都是错的,最好的姿势就是立正挨骂。
很难说是时代变了,还是用户长大了。也很难说大家怀念的到底是一种感受,还是当初的那个网易云音乐。
同样为十年老用户,曾在网易云音乐上班的CC反而能理解这种策略上的纠结:
“(网易)云音乐就是一直在做反复测试的事情,本身这个行业确实不好赚钱,音乐不是音乐产业链的最终产品,广告、巡演、衍生品等渠道都比播放歌曲本身更赚钱。打磨产品和终极体验确实是很重要的事。产品方面测试了很多模块,有视频流,也有小云书。现在社区概念放大了,不仅限于评论,虽然对评论还是很重视。
但是站在使用者角度,肯定还是不太舒服,比如之前我个人最喜欢的极简模式也没了。”
当每一款产品都希望成为流量世界里的巨石,被赋予了社交、种草、交易等冗杂的功能,被甩在原地的,只有那些希望好好吃饭、好好出行、好好听一首的用户。
网易云去年上线的社交功能,神似小红书
“感觉什么都想搞,就是不像个音乐软件了。硬推直播、社交,页面乱得像菜市场。”
“以前评论走心,现在全是网红打卡、复制粘贴的emo文案。”
“黑胶VIP?SVIP?卖音效?卖皮肤?你收费可以,怎么越改越难用了?”
没人知道开屏广告要按叉才能关的软件怎么会流行起来的 ,但频繁变动的UI,越改越复杂的功能,从歌单里消失的歌曲,成了用户集中吐槽的焦点。
“现在哪个平台不这样呢?ta像你二十岁时形影不离的朋友,没有背叛,没有争吵,只是某天醒来突然发现,彼此再也听不懂对方说的话。没人知道为什么,或者根本不会去想。”CC说。
如今的王哥人到中年,仍然用着网易云,因为他的会员是88VIP送的;
CC早已从云音乐离职,辗转于各个大厂之间。他说自己怀念的不是那个倾注过热情的APP,而是那个愿意为一段前奏等3分钟、为每条评论点赞的自己。
如茈红色软件上的粉丝停留在了那个数字,但她在抖音更火了。
,作者:波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48434.html?f=jinri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