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演唱会

万万没想到,这位男歌手如此大胆,40天玩死6名壮汉,直言很常见

也许很多人都是从周友平知道了一种玩法,叫做性虐待,即SM。

不同的是,周友平把它玩出了人命,还一连六条。

2009年,长沙警方短短一个多月发现了6具尸体,都是窒息而亡,很快就确定了作案人是同一人。

警方很快锁定了周友平,但是他却认为人死了是在“游戏”中死了,和他没关系。

在当时的SM圈里也引发了一场山呼海啸,人人自危,人人都在害怕。

到底周友平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怎么能把杀人当成是“游戏”呢?

在监狱的美少年

要把这起2010年的性虐案聊明白,咱们还是从人物周友平开始说起。

1972年,周友平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普通家庭。

这个名字没什么特别,普通得像他最初的人生轨迹。

1989年,他17岁,考进了湖南省内某艺术学校的花鼓戏班。

本是个不错的开头,学艺术、追梦,周围都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他发现了自己的“不同”。

周友平开始意识到自己喜欢男性。

这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湖南,绝对算是少见的。

那时候,社会对同性恋的理解还很模糊。

大多数人连同性恋这个词都说不出口,周友平心里的这些秘密,大概只能埋在心底。

学了几年的花鼓戏,周友平没能在这个领域走得更远,他的演艺梦转向了歌舞厅。

那时候的湖南歌舞厅,是不少年轻人的夜生活圣地,周友平也成了其中的一份子。

他的生活很简单,白天在小城市里闲逛,晚上去歌舞厅唱歌谋生。

他跑过长沙,也混过湘乡,生活平淡如水。

据说周友平歌喉非常棒,唱什么歌都唱得非常好听。

歌舞厅也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他又长得极其俊俏,想必也是不少人的青春吧。

但是对于周友平来说,他好像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这份平淡生活里,似乎藏着不安分的一面。

没过多久,周友平出事了,他因为抢劫罪被判了三年。

关于这段经历,外界知道的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段时间成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监狱里总是有那些莫名其妙的关于性行为的传闻,尤其是男监狱,总是和捡肥皂联系在一起。

也许这段生活深深折磨到了周友平,因为他是一个同性恋,不代表他喜欢和任何男人发生性关系,但是他又长得极其美丽,真是造孽。

他是被提前释放的,大概提前了不到一年。

出狱后,周友平回到社会,却再也没能回到普通的歌手生活。

后来周友平怎样一步一步走向了深渊呢?

解触SM圈

出狱后的周友平,开始接触到一些边缘的兴趣圈子,他忽然迷上了性虐恋(SM)相关的网站。

在那个还没完全进入智能机时代的年代,这种圈子大多藏在互联网的某个角落里,靠论坛和贴吧、QQ维系。

周友平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疯狂发帖,寻找“同好”。

他找的是“奴”的角色,相对的他的角色是“主”,而他最痴迷的是一种叫“窒息玩法”的危险爱好。

窒息玩法就是字面意思,人在绳子的捆缚之下,半悬空吊着,一会儿就窒息了。

坊间传言,窒息之后的快感比吸食违禁品还亢奋。

从网上的帖子到现实的约会,周友平越陷越深。据说在他的圈子里,他是个高手。

这种快感,玩过了火,成了性命攸关的事情。

2009年底到2010年初,短短40天时间里,他在长沙和六个壮年男子发生关系,并用“窒息法”玩死了他们。

据说周友平对“窒息快感”有着极强的执着,但SM圈子里的“窒息游戏”在国外很有历史,早就被警告有极大风险。

周友平觉得这是追求刺激的一部分。

他和这些男性约会后,提出一起尝试“窒息”的玩法。

在过程中,往往是周友平占主导位置,导致“对方”失去呼吸,失去生命。这六名男性,没有一个幸存。

可能稍微熟悉SM圈的都知道,进行这种窒息玩法的时候,一旦感觉到自己承受不住,就要很快说出“安全词”,好让对方停止。

“安全词”是双方约定好的一个词语,说出这个词语就代表行为马上需要结束,不然就会发生意外。

一般情况下,都是“主”对“奴”施虐,奴去受虐。

在奴受虐到时候,“主”也要非常关心“奴”的状态,这是游戏的主旨,不能玩游戏还玩出人命吧。

但很明显,似乎周友平就是要尝试点不一样的。

这些男子死状不堪入目,警方发现的时候,几乎都是浑身赤裸,上吊而死。

案发后,长沙警方介入调查,其实在短短一个月内,连续发生六起相似的死亡事件,而且死者都有共同点,都是壮年男性,并且身上有明显的窒息痕迹。

警方很快就起了疑心,把犯罪分子锁定到同一个人身上,警方开始彻查周友平的生活。

那么周友平在外人看来是啥样的呢?

面容姣好文质彬彬

熟悉周友平的人都说,他是个爱美、讲究的人,用现在的话说,他很“精致”。

周友平喜欢化妆品,包包这种东西,他爱得不行。甚至有人说,他比大部分女生都要细腻。

他很爱干净,身边的朋友从没见过他蓬头垢面的样子。

在这细腻的外表下,他的情感世界却平淡得有些奇怪,好友吴宝曾说:“他很少哭,也很少笑。

他的日子过得就像白开水一样,没什么波澜。”

这种“波澜不惊”,也许正是他迷恋刺激的原因,像一潭死水般的生活,让他渴望找到一点活着的感觉。

被捕之后,周友平面对审讯表现得相当平静,他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悔恨或恐慌。

他只是淡淡地说:“我不是十恶不赦的人,我也不想他们死的。这只是个游戏而已嘛。”

他的这句话,很快成为媒体报道里的焦点。

他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这种事情,他还对办案人员说,“在我们那个圈子里,经常发生一夜情,性行为,这是和吃饭喝水一样正常的事情。”

周友平说完这话,他的好朋友都难过地为他低头了,很明显,害臊啊,羞愧啊,周友平怎么能对人命如此漠视呢?

他说的“游戏”,对他来说,也许是追求极致快感的一种方式。

对那些失去生命的受害者来说,却是永远无法醒来的噩梦。

这句话背后,藏着多少他对生命的鄙薄,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周友平从来没想过,这种“游戏”会彻底终结他的生活。

2011年3月29日,长沙市中院对周友平案件进行一审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判决书指出,周友平作为主导者,明知道“窒息法”有致命危险,仍然多次以此方式施加在他人身上,严重危害他人生命安全,属故意杀人。

周友平也很快上诉了,他的辩解是“这些人是自愿参与,不是自己逼迫的”。

高院认为受害人参与的确是自愿的,但周友平作为“操作员”,明知风险却放任这种危险行为,实际上构成了故意杀人。

因为他追求的“窒息感”,是以受害人的生命为代价。

2014年8月29日,长沙中院执行了对周友平的死刑。

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讨论,一方面有人觉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也有人认为周友平利用他人对刺激的追求,进行一种变相的致命诱惑。

这种“窒息玩法”,在一些小圈子中并不罕见,但其实,从法律角度来看,风险极高。

作为成年人,每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愿意体验新鲜事物本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如何保障安全?

当刺激变成生命的代价时,法律难道就没有介入的余地了吗?

这起事件从另一个角度给社会敲响了警钟,即便是私下的自愿游戏,也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

在“寻求刺激”的边缘上游走,稍有不慎就是一条人命的代价。这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没有边界的刺激,是生命的坟墓。

周友平,这个名字在2010年的“性虐案”之后成了一个标志性存在。

他这个案件是第一起因性虐待导致这么多人死亡的案件。

正如周友平的友人所形容的一样,周友平的一生,也许“白开水”是最贴切的比喻,因为白开水没有味道,但是白开水不加制止地喝,会中毒。

平淡无奇的青春,边缘化的中年,再到追求刺激的深渊。

从一个喜欢花鼓戏的男孩到一个因抢劫入狱的罪犯,再到一个迷恋危险玩法的“游戏者”,很明显,他出狱后有点报复社会的那种想法。

而他的那句“这只是个游戏”,也许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独白。

标签: 男歌手 周友平 壮汉